大班奥尔夫森林舞会教案设计与实施大班奥尔夫森林舞会教案

  1. 通过奥尔夫森林舞会活动,发展大班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。
  2.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。
  3. 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对音乐的兴趣。
  4. 体验森林舞会的快乐氛围,感受自然的美好。

活动准备:

  1. 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简单、富有节奏感的森林舞曲,如《小树苗》、《树叶沙沙》等。
  2. 音乐工具:鼓、锣、锣鼓、口哨等,用于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拍手、敲击。
  3. 玩具:每人准备一个简单的玩具(如积木、小动物、鼓点等),用于音乐游戏中。
  4. 环境布置:布置一个充满森林氛围的活动室,挂上树叶、树枝、小动物的图片,营造自然的氛围。
  5. 材料准备:收集树叶、树枝、小动物图片、花环等,用于游戏环节。
  6. 安全措施:确保活动空间安全,避免尖锐物品,准备应急处理材料。

活动流程:

热身运动(5分钟)

  • 方法:教师引导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,如拍手、转圈、跳跃等,帮助幼儿进入音乐活动的状态。
  • 注意事项: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动态,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,避免受伤。

自由律动(10分钟)

  • 方法:教师播放森林舞曲,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自由地进行身体动作,如拍手、敲击、扭动等。
  • 注意事项: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节奏,鼓励他们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,同时保持安全。

音乐引导(15分钟)

  • 方法:教师示范动作,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模仿。
    • 当听到鼓点时,幼儿拍手;
    • 当听到锣声时,幼儿敲击玩具;
    • 当听到小动物的叫声时,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。
  • 注意事项:教师要根据音乐的变化及时调整动作,同时注意幼儿的动作幅度,避免碰撞。

游戏互动(15分钟)

  • 方法:教师扮演森林小动物,幼儿根据教师的动作模仿相应的动作。
    • 教师扮演“小兔子”,幼儿模仿小兔子 hop hop hop的动作;
    • 教师扮演“松鼠”,幼儿模仿松鼠的 shaking shaking动作;
    • 教师扮演“小松鼠”,幼儿模仿松鼠的 collecting collecting动作。
  • 注意事项:游戏过程中,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,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,注意安全,避免摔倒。

放松收尾(5分钟)

  • 方法: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,如深呼吸、拉伸、摇晃身体等,帮助幼儿放松身心。
  • 注意事项: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呼吸,保持放松,同时避免过度动作导致疲劳。

活动总结:

  •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,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。
  •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,强调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。
  • 教师布置后续活动,如组织更多森林舞会,让幼儿继续体验音乐的快乐。

注意事项:

  1. 活动时间控制在40-50分钟,避免幼儿疲劳。
  2. 确保活动空间安全,避免尖锐物品造成伤害。
  3. 注意环保,使用可回收的材料,如树叶、树枝等。
  4.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内容,确保活动的趣味性和安全性。

延伸活动: 活动结束后,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延伸活动,让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准备森林舞会,进一步巩固活动内容,增强家园共育的效果。

通过本次奥尔夫森林舞会教案的设计和实施,幼儿不仅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,还能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到集体活动的快乐,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