森林舞会面具教案设计,让中班幼儿在创意思维中快乐成长森林舞会面具教案中班
森林舞会面具
活动目标:
- 通过创编和制作面具,发展幼儿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。
- 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,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。
- 通过创设森林舞会的故事情境,让幼儿体验节日的氛围,感受角色转换的快乐。
活动准备:
-
材料准备:
- 各种动物头饰(如小熊、小鹿、小象、小刺猬等)。
- 不同颜色的纸板、卡纸、彩笔、胶棒。
- 糨糊、剪刀、圆圈纸、小动物图片、音乐《森林舞会》。
- 课件:简单的森林舞会背景音乐和视频。
-
环境布置:
在班级里布置一个小型的森林舞会场景,挂上树饰、花朵和小动物图片,营造节日氛围。
活动过程:
导入环节:创设情境,激发兴趣
-
教师引导提问:
教师:小朋友们,今天我们要开一个森林舞会,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很高兴,他们想邀请我们来参加,他们需要我们来扮演不同的角色,每个人都要戴上一个漂亮的面具,你们想不想参加呢? -
激发创意思维:
教师:可是,我们班的小朋友还没有自己的面具,怎么办呢?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漂亮的面具,来扮演森林里的小动物吧!
探索环节:自由组合,创编面具
-
分组合作:
教师:请小朋友们自由组合,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(如小熊、小鹿、小象等),然后用纸板、卡纸、彩笔等材料来装饰自己的面具,可以参考动物的特征,比如小熊的圆圆脑袋、小鹿的角,小象的长鼻子等。 -
教师指导:
教师:在制作过程中,如果遇到困难,可以请旁边的小朋友帮忙,或者参考旁边的动物图片,注意不要把胶水弄花,可以用糨糊轻轻地粘贴。 -
作品展示:
教师:完成的小朋友可以举手告诉我们,你们扮演的是什么小动物,面具上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吗?
表现环节:森林舞会表演
-
音乐表演:
教师:音乐《森林舞会》响起,小朋友们戴上自己的面具,跟着音乐的节奏,扮演森林里的小动物,进行一段自由的舞蹈。 -
角色转换:
教师:在表演过程中,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模仿不同的小动物动作,让整个班级一起参与进来,体验集体舞的快乐。
分享环节:讲述创意思维
-
分享作品:
教师:表演结束后,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向全班的小朋友讲述自己的创意思维,我的面具是小熊,我给它画了一双圆圆的眼睛,还用彩笔装饰了它的胡须。” -
鼓励创新:
教师:小朋友们的创意思维真棒!希望每个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中,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,创造出更多美丽的作品。
总结环节:回顾活动,提升能力
-
活动回顾:
教师:今天我们在森林舞会上玩得很开心,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了漂亮的面具,还进行了精彩的表演,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,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和成长。 -
延伸活动:
教师:活动结束后,我们可以把制作的面具挂在教室里,让全班的小朋友一起欣赏,或者带到家里和家人分享。
注意事项:
- 安全第一: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,提醒幼儿注意用胶棒时不要弄花,胶水要轻按,避免烫伤。
- 引导合作:在分组合作时,教师要巡回指导,鼓励幼儿互相帮助,培养团队合作精神。
- 保护材料:提醒幼儿注意保护使用的材料,不要随意浪费。
- 根据幼儿发展水平调整活动难度:对于能力强的幼儿,可以鼓励他们尝试制作更复杂的面具;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,可以提供简单的头饰作为参考。
活动总结:
通过本次“森林舞会面具”教案,幼儿不仅在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上得到了发展,还在合作和分享中体验了节日的快乐,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,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了角色转换的快乐,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,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在今后的学习中,继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,创造出更多美丽的作品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