森林里的舞会,一次充满魔法的户外艺术活动小班教案森林里的舞会
- 通过自由组合的舞蹈动作,培养幼儿对身体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。
- 在音乐的引导下,激发幼儿对节奏和韵律的兴趣,体验舞蹈的快乐。
- 在户外环境中进行艺术活动,增强幼儿的户外活动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。
活动准备:
-
前期计划: a. 确定活动主题为“森林里的舞会”,并提前布置森林角装饰物,如树叶、花朵、小动物头饰等。 b. 准备音乐《小树苗》、《小动物》、《舞动的森林》等,确保音乐风格适合幼儿年龄特点。 c. 准备简单的舞蹈动作,如“树苗舞”、“小动物舞步”等,帮助幼儿理解活动内容。 d. 准备户外场地,确保活动区域干净、安全,有充足的活动空间。
-
场地选择: 选择一个空旷的户外区域,周围环境以自然元素为主,如树叶、石头、小草等,营造“森林”的氛围。
-
物资准备: a. 舞蹈动作卡片,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动作。 b. 小动物头饰(如小熊、小鹿、小兔子等),增加活动趣味性。 c. 音乐播放器,方便教师随音乐引导幼儿动作。
活动过程:
-
开场环节:森林舞步,自由组合 a.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布置好的森林角,介绍今天是“森林里的舞会”,邀请幼儿们来到森林里跳舞。 b. 教师提问:“森林里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呀?他们想邀请谁来跳舞呢?” c. 幼儿自由组合,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,如“我邀请小动物们跳舞”,“我跳树苗舞”。 d. 教师巡回观察,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,并引导他们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。
-
音乐引导,自由舞动 a. 教师播放音乐《小树苗》,幼儿跟着音乐自由舞动,教师巡回指导,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。 b. 当音乐停止时,教师提问:“你们觉得这首歌是什么意思呀?” c.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,如“树苗在跳舞”,“树叶在摇摆”。 d.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,幼儿自由舞动,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动作组合。
-
小动物舞步,角色扮演 a. 教师引导幼儿扮演小动物,如小熊、小鹿、小兔子等,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动物的舞步。 b. 教师提问:“小动物们在跳舞时,是怎么样的呀?” c. 幼儿自由组合,扮演小动物,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小动物的动作。 d. 教师巡回观察,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,并引导他们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。
-
音乐游戏,节奏感体验 a. 教师播放音乐《小动物》,幼儿跟着音乐自由舞动,教师巡回指导,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。 b. 当音乐停止时,教师提问:“你们觉得这首歌是什么意思呀?” c.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,如“小动物在跳舞”,“小动物在唱歌”。 d.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,幼儿自由舞动,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动作组合。
-
故事时间,想象力激发 a. 教师讲述一个森林里的小故事,如《小树苗的成长》、《森林里的小动物》等,边讲边用肢体动作表达故事内容。 b. 教师提问:“你们想不想也变成小树苗,长高长高呀?” c. 幼儿自由组合,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象。 d. 教师巡回观察,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,并引导他们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。
活动结束环节:
- 教师带领幼儿回到教室,整理森林角的装饰物,布置活动照片墙。
- 教师提问:“今天在森林里的舞会上,你们有什么收获呀?”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,如“我学会了跳树苗舞”,“我扮演了小动物,很有趣”。
- 教师总结:“今天我们一起在森林里跳舞,玩得很开心,下次我们还会带来更多的活动,让我们一起期待吧!”
活动反思:
- 本次活动通过自由组合和音乐引导,幼儿的参与度很高,大部分幼儿能够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- 在故事时间环节,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,很多幼儿都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象,如“我想变成小树苗,长高高”,“我想变成小鸟,飞上天”。
- 本次活动的时间控制需要再改进,部分幼儿在音乐引导环节参与度不高,教师需要提前提醒幼儿注意音乐节奏。
- 未来活动中,可以增加更多的肢体动作练习,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。
通过本次“森林里的舞会”活动,幼儿不仅体验了舞蹈的快乐,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,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。
发表评论